IPhone X 适配

关于底部

~'' 是控制忽略编译,不然css-loader在解析的时候会报错

@supports (bottom: constant(safe-area-inset-bottom)) or (bottom: env(safe-area-inset-bottom)) {
  .bottom-bar {
    bottom: calc(~'1.2267rem +  constant(safe-area-inset-bottom)');
    bottom: calc(~'1.2267rem +  env(safe-area-inset-bottom)');
  }
}

env() 和 constant()

iOS11 新增特性,Webkit 的一个 CSS 函数,用于设定安全区域与边界的距离,有四个预定义的变量:

  • safe-area-inset-left:安全区域距离左边边界距离
  • safe-area-inset-right:安全区域距离右边边界距离
  • safe-area-inset-top:安全区域距离顶部边界距离
  • safe-area-inset-bottom:安全区域距离底部边界距离

这里我们只需要关注 safe-area-inset-bottom 这个变量,因为它对应的就是小黑条的高度(横竖屏时值不一样)。

注意:当 viewport-fit=contain 时 env() 是不起作用的,必须要配合 viewport-fit=cover 使用。对于不支持env() 的浏览器,浏览器将会忽略它。

在这之前,笔者使用的是 constant(),后来,官方文档加了这么一段注释(坑):

The env() function shipped in iOS 11 with the name constant(). Beginning with Safari Technology Preview 41 and the iOS 11.2 beta, constant() has been removed and replaced with env(). You can use the CSS fallback mechanism to support both versions, if necessary, but should prefer env() going forward.

这就意味着,之前使用的 constant() 在 iOS11.2 之后就不能使用的,但我们还是需要做向后兼容,像这样:

padding-bottom: constant(safe-area-inset-bottom); /* 兼容 iOS < 11.2 */
padding-bottom: env(safe-area-inset-bottom); /* 兼容 iOS >= 11.2 */

注意:env() 跟 constant() 需要同时存在,而且顺序不能换。
更详细说明,参考文档:Designing Websites for iPhone X

iOS滚动定位问题

iOS12非浏览器滚动默认没有弹性问题

Q:增加弹性样式,-webkit-overflow-scrolling: touch;

思考题:到底都有哪些ios容器会有这个问题

如果容器高度变化,从有滚动条变成没有滚动条,里面的元素定位会继承有滚动条时的定位,而导致位置错误

Q:让当前容器初始化的时候就一定会出现滚动条可以避免这个问题,比如设置height: 101%;另外这个问题还要注意一下,如果你是rem布局,不要在height这里用calc(100% + 1px),因为rem有亚像素问题,一像素可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非要优化的话建议+3px。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原文转载自:http://www.w3cplus.com/css3/new-css3-linear-gradient.html

 

渐变背景一直以来在Web页面中都是一种常见的视觉元素。但一直以来,Web设计师都是通过图形软件设计这些渐变效果,然后以图片形式或者背景图片的形式运用到页面中。Web页面上实现的效果,仅从页面的视觉效果上来看,与设计并无任何差异。

事实上这种方法是比较麻烦的,因为首先需要设计师进行设计,然后进行切图,在通过样式应用到页面中。另外,在实际应用中可扩展性差,还直接影响页面性能。

值得庆幸的是,W3C组织将渐变设计收入到CSS3标准中,让广大的前端设计师直接受益,可以直接通过CSS3的渐变属性制作类似渐变图片的效果。而且渐变属性慢慢得到了众多现代浏览器的兼容,甚至烦人的IE,在IE10版本也支持了这个属性。

CSS3渐变的介绍

欲要了解CSS3渐变,就先要知道CSS3渐变是什么?从早前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知道,渐变是两种或多种颜色之间的平滑过渡。在创建渐变的过程中,可以指定多个中间颜色值,这个值称为色标。每个色标包含一种颜色和一个位置,浏览器从每个色标的颜色淡出到下一个,以创建平滑的渐变。如下图所示: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渐变可以应用于任何使用背景图片的地方。这意味着在CSS样式中,渐变相当于背景图片,在理论上可在任何使用url() 值的地方采用,比如最常见的background-image、list-style-type以及前面介绍的CSS3的图像边框属性border-image。但直到目前为止,仅在背景图片中得到最完美的支持。

渐变功能的实现

最早支持CSS3渐变的是Webkit内核的浏览,随后在Firefox和Opera等浏览器都得到支持,但是众浏览器之间没有得到统一的标准,用法差异很大。不同的渲染引擎实现渐变的语法也不同,各浏览器下使用都需要带上自己的前缀,给前端设计师们带来极大的不便。

不过还好,到写本章内容的时候,CSS3渐变属性在IE10+、Firefox19.0+、Chrome26.0+和Opera12.1+等浏览器已完全支持W3C的标准语法,但在Webkit内核下的Safari、iOS Safari、Android浏览器和Blackberry浏览器中还是需要添加浏览器的前缀 “-webkit-”。

较以前相比,虽然CSS3的渐变属性在众浏览器中得到较好的支持,但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也像制作软件(Photoshop CS6、Firework CS6等)的渐变工具一样,将渐变分成了几种:线性渐变,径向渐变、重复线性渐变和重复径向渐变。接下来,我们将依次介绍它们。

线性渐变

在线性渐变过程中,颜色沿着一条直线过渡:从左侧到右侧、从右侧到左侧、从顶部到底部、从底部到顶部或着沿任何任意轴。如果你曾使用过制作图件,比如说Photoshop,你对线性渐变并不会陌生。

CSS3制作渐变效果,其实和使用制作软件中的渐变工具没有什么差别。首先需要指定一个渐变的方向、渐变的起始颜色、渐变的结束颜色。具有这三个参数就可以制作一个最简单、最普通的渐变效果。如果你需要制作一个复杂的多色渐变效果,就需要在同一个渐变方向增添多个色标。具备这些渐变参数(至少三个),各浏览器就会绘制与渐变线垂直的颜色结来填充整个容器。浏览器渲染出来的效果就类似于制作软件设计出来的渐变图像,从一种颜色到另一种颜色的平滑淡出,沿所指的线性渐变方向实现颜色渐变效果。

一、线性渐变语法与参数

线性渐变的语法相对于其他的CSS3属性的语法而言要复杂的多。早期的语法在各浏览器内核下其语法尽不相同,特别是在Webkit内核之下还分新旧两种版本。接下来我们先从各浏览器下的语法入手,开始介绍CSS3的线性渐变语法。

1. Webkit引擎的CSS3线性渐变语法与属性参数

Webkit是第一个支持CSS3渐变的浏览器引擎,不过其语法也相对其他浏览器引擎复杂,还分为新旧两个版本。

Webkit引擎老式语法

-webkit-gradien(<type>,<point>[,<radius>]?,<point>[,<radius>]?[,<stop>]*)

Webkit引擎新式语法

-webkit-linear-gradient([<point>||<angle>,]?<stop>,<stop>[,<stop>]*)

Webkit引擎渐变属性参数

-webkit-gradient是webkit引擎对渐变的实现一共有五个参数。第一个参数表示渐变类型(type),可以是线性渐变linear或者径向渐变radial。第二个参数和第三个参数,都是一对值,分别表示渐变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这对值可以用坐标形式表示,也可以用关键值表示,比如left top(左上角)和left bottom(左下角)。第四个和第五个参数,分别是两个color-stop函数(色标)。color-stop函数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表示渐变的位置,0表示起点,0.5为中点,1为结束点;第二个表示该点的颜色。 如下图所示: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2. Gecko引擎的CSS3的线性渐变语法与属性参数

Gecko引擎的浏览器Firefox在3.6版本就开始支持CSS3的线性渐变属性。Gecko引擎与Webkit引擎的新版本渐变设计时用法基本相同,只是使用的私有前缀不同。

Gecko引擎的渐变语法

-moz-linear-gradient([<point>||<angle>,]?<stop>,<stop>[,<stop>]*)

Gecko引擎的渐变属性参数

在Gecko引擎的渐变中共有三个参数,第一个数数表示线性渐变的方向,例如:top是从上到下、left是从左到右。如果定义成left top,那就是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第二个和第三个参数分别是起点颜色和终点颜色。你还可以在它们之间插入更多的参数,表示多种颜色的渐变。如图所示: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3. Presto引擎的CSS3线性渐变语法与属性参数

Presto引擎的Opera浏览器在11.6版本开始就支持CSS3的线性渐变。在Presto引擎浏览器中CSS3线性渐变的使用语法和Gecko引擎浏览器中的线性渐变的语法非常类似,唯一不同的就是在Presto引擎浏览器中需要使用其自己的私有前缀为“-o-”。

Presto引擎的线性渐变语法

-o-linear-gradient([<point>||<angle>,]?<stop>,<stop>[,<stop>]*)

Presto引擎的线性渐变的属性参数

-o-linear-gradient也具有三个参数:第一个参数表示线性渐变的方向,top表示从上到下,left表示从左到右,如果定义成left top表示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第二个和第三个参数分别是起点颜色和结束颜色。还可以在它们之间插入更多的参数,表示多种颜色的渐变。如图所示: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4. Trident引擎的CSS3线性渐变语法与属性参数

Trident引擎的浏览器主要有IE,早期版本的IE浏览器是不支持CSS3线性渐变的属性,不过在其IE10开始支持了这个属性。在这里我们主要针对IE10+浏览器的CSS3线性渐变进行简单的介绍。

Trident引擎的CSS3线性渐变语法

-ms-linear-gradient([<point>||<angle>,]?<stop>,<stop>[,<stop>]*)

Trident引擎的CSS3线性渐变属性参数

-ms-linear-gradient属性参数和-moz-linear-gradient以及-o-linear-gradient的属性参数是一样的,这里就不在进行重复性的介绍。

5. W3C标准线性渐变语法与属性参数

W3C组织于2012年04月发布了CSS3线性渐变的CR版本(候选人推荐版本)。这一次发布的CSS3渐变属性有着很大的变化,使用语法较前面的版本要简单多,容易理解的多。最让大家感到高兴的是,到写本文的时候,所有现代浏览器都支持W3C的标准语法,包括曾经令人讨厌的IE浏览器,也在IE10中支持了标准语法。

W3C标准线性渐变语法

linear-gradient([[<angle> | to <side-or-corner> ],]?<color-stop>[,<color-stop>]+)

W3C标准线性渐变属性参数

W3C标准线性渐性语法包括三个主要属性参数:第一个参数指定了渐变的方向,同时决定了渐变颜色的停止位置。这个参数值可以省略,当省略不写的时候其取值为“to bottom”。在决定渐变的方向主要有两种方法:

  •  <angle>:通过角度来确定渐变的方向。0度表示渐变方向从下向上,90度表示渐变方向从左向右。如果取值为下值,其角度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  关键词:通过关键词来确定渐变的方向。比如“to top”、“to right”、“to bottom”和“to left”。这些关键词对应的角度值为“0deg”、“90deg”、“180deg”和“270deg”。除了使用“to top”、“top left”之外,还可以使用“top left”左上角到右下角、“top right”左上角到右下解等。
  •  第二个和第三个参数,表示颜色的起始点和结束点。大家可以在从中插入更多的颜色值。

二、线性渐变的基本用法

前几节中介绍了各引擎浏览器以及W3C标准中的CSS3线性渐变的语法以及相关属性的基本知识。在W3C标准语法一节中,我们可以得知, CSS3在各浏览器下得到较好的支持,接下来,我们主要以标准语法的使用,通过案例向大家展示CSS3线性渐变的基本使用。

颜色从底部向顶部渐变(Bottom → Top)

制作从底部到顶部直线渐变最简单的方法直接使用“to top”关键词,表示第一颜色向第二颜色渐变。实现类似于“to top”效果还可以使用角度值“0deg”、“360deg”和“-360deg”。

div {
  width: 400px;
  height: 150px;
  border: 1px solid #666;
  line-height: 150px;
  text-align: center;
  font-weight: 900;
  font-size: 30px;
  color: #fff;
  margin: 10px auto;
}
.toTop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top,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top,orange,green);
}
.toTop-deg{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0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0deg,orange,green);
}
.toTop-deg2{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360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360deg,orange,green);
}
.toTop-deg3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360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360deg,orange,green);
}

效果如下所示: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CodePen的案例

正如效果图10-5所示,在Safari浏览器下还不支持“to top”这样的关键词,而且在角度值的解析渐变也不同。“to top”所展示的是第一色从底部向顶部的第二色渐变,如上例所示:从orange向green渐变,而且是从底部向顶部直线渐变。

颜色从顶部向底部渐变(top→bottom)

“to top”实现了颜色从底部向顶部渐变,其有关键词“to bottom”刚好与“to top”实现的效果相反,可以实现从顶部向底部实现渐变效果。“to bottom”实现顶部向底部实现渐变也可以使用角度值:“180deg”和“-180deg”实现同等效果。

.toBottom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bottom,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bottom,orange,green);
}
.toBottom-deg{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180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180deg,orange,green);
}
.toBottom-deg2{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180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180deg,orange,green);
}

其效果正好与“to top”效果相反,如图所示: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CodePen的案例

“to bottom”实现了第一色从顶部向底部的第二色直线渐变,正如此例所示,“orange”向“green”渐变,而且是从顶部向底部渐变。

颜色从右向左渐变(right→left)

“to left”关键词实现了从右向左颜色渐变,实现第一颜色从右向左实现第二颜色渐变。“to left”实现的效果也可以使用角度值“90deg”和“270deg”:

.toLeft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left,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left,orange,green);
}
.toLeft-deg{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90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90deg,orange,green);
}
.toLeft-deg2{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270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270deg,orange,green);
}

效果如下图所示: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CodePen的案例

“to left”关键词实现了第一颜色从右向左第二颜色渐变。与“to left”关键词实现的等同效果还有“-90deg”和“270deg”。从图10-7效果中可以看出,“to left”实现了“green”(第二色)向“orange”(第一色)渐变效果,其方向是从左向右。

颜色从左向右渐变(left→right)

“to right”实现的效果正好与“to left”效果相反。实现了颜色从左向右直线渐变。与“to right”等同的效果也可以使用角度值:“90deg”和“-270deg”。

.toRight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right,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right,orange,green);
}
.toRight-deg{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90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90deg,orange,green);
}
.toRight-deg2{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270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270deg,orange,green);
}

效果如下图所示: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CodePen的案例

“to right”关键词实现了第一颜色从左向右,实现线性渐变。也就是第一颜色的“orange”从左向右的第二颜色“green”渐变。

从右下角向左上角

“to top left”主要实现从右下角向左上角线性渐变。也就是第一颜色“orange”从右下角向左上角的第二颜色(green)实现线性渐变。

.toTopLeft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top left,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top left,orange,green);
}
.toTopLeft-deg{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315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315deg,orange,green);
}
.toTopLeft-deg2{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45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45deg,orange,green);
}

效果如下图所示: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CodePen的案例

“to top left”实现了第一颜色从右下角向左上角第二颜色渐变,其效果与角度值“315 deg”和“-45deg”类似,但细节上略有不同,正如上图所示。

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线性渐变

“to top right”关键词实现左下角到右上角的线性渐变。也就是第一颜色“orange”从左下角向右上角第二颜色(green)渐变。

.toTopRight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top right,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top right,orange,green);
}
.toTopRight-deg{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45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45deg,orange,green);
}
.toTopRight-deg2{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315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315deg,orange,green);
}

效果如下图所示: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CodePen的案例

“to top right”关键词实现了第一色(orange)向第二色(green)从左下角向右上角实现线性渐变,其效果与角度值“315deg”和“-45deg”效果类似,但细节上略有不同。

从右上角到左下角线性渐变

“to bottom left”关键词实现了右上角向左下角直线渐变,也就是第一颜色(orange)从右上角向左下角第二颜色(green)渐变。

.toBottomLeft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bottom left,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bottom left,orange,green);
}
.toBottomLeft-deg{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225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225deg,orange,green);
}
.toBottomLeft-deg2{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135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135deg,orange,green);
}

效果如下图所示: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CodePen的案例

“to bottom left”实现了第一颜色“orange”从右上角向左下角第二色(green)实现线性渐变。其效果与角度值“225deg”和“-135deg”效果类似,但细节上略有不同。

从左上角向右下角线性渐变

“to bottom right”关键词实现了左上角向右下角直线渐变,也就是第一颜色(orange)从左上角向右下角的第二颜色(green)渐变。

.toBottomRight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bottom right,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bottom right,orange,green);
}
.toBottomRight-deg{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135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135deg,orange,green);
}
.toBottomRight-deg2{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225deg,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225deg,orange,green);
}

效果如下图所示: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CodePen的案例

“to bottom right”关键词实现了第一颜色(orange)从左上角向右下角的第二颜色(green)线性渐变,其效果与角度值“225deg”和“-135deg”实现的效果类似,但在细节上略有不同。

上面演示了线性渐变的一些基本效果,主要演示了关键词与以对应的角度值实现的渐变效果。而且其中角度渐变取值多项,比如说“to top left”实现了右下角向左上角渐变。而与其实现同等效果的除了对应的角度值“315deg”和“-45deg”之外,还与“to left top”关键词实现的效果是一样的。换句话说“to top left”和“top left top”关键词实现的效果是相同的。按同样的原理,其他角度值也有相对应的关键词:

/*向左上角渐变*/
.toTopLeft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top left,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top left,orange,green);
}
.toLeftTop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left top,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left top,orange,green);
}
/*向右上角渐变*/
.toTopRight{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top right,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top right,orange,green);
}
.toRightTop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right top,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right top,orange,green);
}
/*向左下角渐变*/
.toBottomLeft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bottom left,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bottom left,orange,green);
}
.toLeftBottom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left bottom,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left bottom,orange,green);
}
/*向右下角渐变*/
.toBottomRight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bottom right,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bottom right,orange,green);
}
.toRightBottom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right bottom, orange, green);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right bottom,orange,green);
}

效果如下图所示: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CodePen的案例

综上所述:使用关键词实现的线性渐变效果可以从关键词的方向性来定,例如“to top”可以理解为“向上”线性渐变。简单点理解就是第一颜色从下向上的第二颜色线性渐变,正如前面的示例所示,“to top”也就是第一颜色“orange”从底部向顶部的第二颜色“green”线性渐变。

多色线性渐变

前面向大家演示的效果仅是一些简单的线性渐变(两色渐变),其实在实际中,渐变不仅仅是只有两种颜色,会有多色。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从左向右的五彩渐变:

.toLeft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left, red, orange,yellow,green,blue,indigo,violet);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left, red, orange,yellow,green,blue,indigo,violet);
}
.toRight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right, red, orange,yellow,green,blue,indigo,violet);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right, red, orange,yellow,green,blue,indigo,violet);
}
.toTop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top, red, orange,yellow,green,blue,indigo,violet);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top, red, orange,yellow,green,blue,indigo,violet);
}
.toBottom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to bottom, red, orange,yellow,green,blue,indigo,violet);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to bottom, red, orange,yellow,green,blue,indigo,violet);
}

效果如下图所示: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CodePen的案例

三、线性渐变实际应用

现在我们很好的理解了如何声明线性渐变,下面让我们来声明自己的渐变。

在我们实现PSD转换Web页面时,有时候在页面的设计图中会包含渐变效果。为了实现设计效果图中的渐变效果一样,我们可以借助相关的制作软件,例如:Photoshop制图软件。通过制作软件打开设计原文件,并通过制图工具中渐变工具确定相关的渐变参数,如图所示: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通过Photoshop屏幕截图可以注意到,颜色从0%的不透明度开始,第一个色标的位置位于0%,其透明度为0%,第二个色标位置为80%的不透明度,位置位于8%。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渐变工具从CSS声明中捕捉相关数据,我们可以实现自定义线性渐变:

.toLeft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
    to left, 
    rgba(255,0,0,0) 0%, 
    rgba(255,0,0,0.8) 7%, 
    rgba(255,0,0,1) 11%, 
    rgba(255,0,0,1) 12%, 
    rgba(255,252,0,1) 28%, 
    rgba(1,180,7,1) 45%, 
    rgba(0,234,255,1) 60%, 
    rgba(0,3,144,1) 75%, 
    rgba(255,0,198,1) 88%, 
    rgba(255,0,198,0.8) 93%, 
    rgba(255,0,198,0) 100%); 
  background-image:linear-gradient(
    to left, 
    rgba(255,0,0,0) 0%, 
    rgba(255,0,0,0.8) 7%, 
    rgba(255,0,0,1) 11%, 
    rgba(255,0,0,1) 12%, 
    rgba(255,252,0,1) 28%, 
    rgba(1,180,7,1) 45%, 
    rgba(0,234,255,1) 60%, 
    rgba(0,3,144,1) 75%, 
    rgba(255,0,198,1) 88%, 
    rgba(255,0,198,0.8) 93%, 
    rgba(255,0,198,0) 100%); 
  }
.toRight {
  background-image:-webkit-linear-gradient(
    to right, 
    rgba(255,0,0,0) 0%, 
    rgba(255,0,0,0.8) 7%, 
    rgba(255,0,0,1) 11%, 
    rgba(255,0,0,1) 12%, 
    rgba(255,252,0,1) 28%, 
    rgba(1,180,7,1) 45%, 
    rgba(0,234,255,1) 60%, 
    rgba(0,3,144,1) 75%, 
    rgba(255,0,198,1) 88%, 
    rgba(255,0,198,0.8) 93%, 
    rgba(255,0,198,0) 100%);
  background-image: linear-gradient(
    to right, 
    rgba(255,0,0,0) 0%, 
    rgba(255,0,0,0.8) 7%, 
    rgba(255,0,0,1) 11%, 
    rgba(255,0,0,1) 12%, 
    rgba(255,252,0,1) 28%, 
    rgba(1,180,7,1) 45%, 
    rgba(0,234,255,1) 60%, 
    rgba(0,3,144,1) 75%, 
    rgba(255,0,198,1) 88%, 
    rgba(255,0,198,0.8) 93%, 
    rgba(255,0,198,0) 100%);
}

效果如下图所示:

再说CSS3渐变——线性渐变

CodePen的案例

上图再证明,一个渐变可以包含多个色标,位置值为0~1之间的小数,或者0~100%之间的百分数,指定色标的位置比例,其用法与Photoshop中的值线渐变工具用法相似。

其实早期在站上有一篇关于渐变的教程《CSS3 Gradient》。只因里面的内容对于现在来使用,有一些落后了,因此在整理《CSS3核心技术》的时候,重新整理了渐变的相关知识。在这一篇中我们主要介绍了渐变中的线性渐变的一些基本语法和基本使用。其实里面还有一个实例没有放上来,因为担心文章过长。不过这样的案例在站上层出不穷,也不差这一个。下一篇我们继续渐变的话题,主要向大家介绍径向渐变的使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观注相关更新。

移动端做动画的一些坑

首先让我们假设手机性能并不是很好。

1、做位移动画translate比trbl更流畅;

2、通过backface-visibility可以开启gpu性能;

3、动画期间transform的属性应该是保持一致的,不然部分手机(小米3)只会做最后定义的动作;

4、在ios6的情况下如果动画不用translate3D,内容多了切换会出现花屏(更准确说应该是translateZ);
5、安卓部分机型不支持对:before元素的动画;

按比例显示盒模型

固定盒子长宽比
通过设置高度为0 ; padding-bottom:%可以根据宽度设定盒子的比例
如果不知道上面的理论是什么,可以通过去传送门看看这个属性的详细说明。
% 定义基于父元素宽度的百分比下内边距。此值不会如预期地那样工作于所有的浏览器中。
显然有兼容性问题~不过触摸端我还没有看到不好用的所以,移动端开发可以尽量用。

Css3-animation画动画实战与心得

最近接到一个H5动画的任务,大概状况是这样:

整体动画长度超过10s,这是一个难点,也是唯一的难点。

关于动画的动作拆解和场景分离,先不在这里说,主要说下写大量animation的感受和问题。

总结出的问题:

问题1:为浏览器兼容产生了大量的重复代码;

问题2:连贯动画的执行方案;

问题3:如何保存动画执行后的状态。

 

关于系统限制的几个问题

animation所执行的动画执行后会回到原来的状态;

循环状态的animation在大多数浏览器在重播的时候会有时间差;

变化频率较高的动画会收到机能的限制,出现卡顿;

setTimeout方法的延时在触摸手机的时候会暂停。

 

想到的一些解决方案:

1、既要写animation又要写-webkit-animation(@keyframe也是如此),只是想想就知道一个几秒的动画脚本要写多少重复代码了。

我的解决方案是把动画脚本和普通样式分离,然后先只写webkit的脚本(方便调试),然后再起一个文件单独写通用样式,这样维护一个动画脚本就好了,不用每次修改效果都要改两个地方。(上述操作也可以自行写构建脚本自动化完成,less、sass看情况使用~)

2、经过测试,animation里的infinite属性在replay的时候,并不是无缝的,而是有时差的,而且各浏览器状况不一样,所以想用此属性跟其他元素做组合效果要有准备。

3、因为动画每次执行后都会回到最初的状态,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方法保存执行后的状态,我的方法是用setTimeout同步动画的时间,在合适的时候加一个心得class来保存元素的当前状态以便在下一个场景中进行新的动画。但是在手机端,手指触摸屏幕会让js暂停运行(wp不会),虽然animation也会暂停,但仍会产生不可以预知的错误,具体解决方案还在研究中。

 

总结:

显然,只要方法得当,animation是完全可以胜任长时间动画的,这让我们摆脱了没有flash,动画实现门槛高的窘境,相反从某些角度,css3写一些动画灵活性更强。

折行文本末尾定位元素排版方案

说问题之前,先看一张图。

折行文本样图1

 

图中要求蓝色问号图标显示在文本末尾。

关于这个问题和app的同学讨论过,app同学表示实现有难度,让设计同学改了设计稿,将icon放到第一行文本后面,就如同第二行的“成人票”后面那样。

那么wap端能否实现这个效果呢,闭目思考下…

 

答案:能。

 

我们可以把icon直接写在文本后面,这样不就显示在行尾了么。

如果如此简单,app同学怎会轻易示弱,如果第二行只有icon(文字填满第一行),岂不是很难看。

那么我们绝对定位该icon到末尾。
.icon{position:absolute; right:-20px; bottom:0;}
然后我们希望这个元素能定位到我们想要的地方,那么我们希望这个元素的范围是这个样子的。

折行定位2

 

到此就比较明显了(虽然已开始我也没想到),只要设置该元素为内联属性(display:inline)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了。

 

总结:虽然用了绝对定位,但从结构上来讲也还是合理的,主流浏览器都没问题,所以是个可行的方案。

最近看了《隐秘而伟大》,套用到这个问题上,inline虽然是行内元素的默认属性,但也有伟大的一面呀。

手机拖动时js停止运行,倒计时实例

问题描述

 

在手机中拖动手机屏幕(window的scroll事件)或关闭手机屏幕时,会让js暂停运行。

这个状况会直接导致类似倒计时这样的效果出现问题。

比如你做了个页面上的倒计时,按照秒的精度倒数,当你拖动屏幕浏览内容时只要你的手没有放开,那时间是不动的。(可以联想到类似轨迹动画也是会停止的)。

 

我的解决办法

一、改变拖动的方式。

将scroll事件改为touchMove,可以让你在拖动的时候仍然保持js的运行。
典型的插件iscroll,虽然这个插件还不是完全体,有一些已知的bug,但是可以给你一个思路让你解决问题。

这个只能解决拖动上得问题,关闭手机屏幕还是无解的。

 

二、利用机器时间差异

这个算是曲线救国(谢谢数学老师),做一个setInterval来循环调用机器时间(间隔事件根据需要设定),如果与上次的调用时间超出预计,那就是产生了拖动和灭屏的状况,那么我们根据这个时间差,来计算目标时间应该达到的目标状态,并重置到这个状态。
我觉得是个代价相对较小的方法。

 

假设刚进入页面的时间是准确的
已知服务器时间 x 和当前机器时间 y
因为服务器时间和机器时间不一定相等
所以我们假定这个时间差z = x-y;
z为恒定值
获取当前机器时间的代码代价较小,我们可以在定时器中一直获取动态的y,再根据z,校准当前的确定的服务器时间,而不用反复请求。
如果是倒计时,需要的是时间差
那就需要一个目标时间a
时间差b的校准公式应该是
b= a-y-z;

 

三、面对鬼畜产品经理

“我要拖动的时候时间是动的,灭屏回来时间也是对的!”
这个时候结合方法一和二,就可以解决了。
我比较懒,方法在上面,自己写一写…
“什么?灭屏回来会卡顿?”
Sorry…

关于input的radio和checkBox组件的一些用法总结

最近用的比较多,在这里总结一下。
要注意的是我下面的东西主要是在移动端开发测试的,chrome也测试了,pc端其他浏览器我会在之后补上说明的。
我这里说的click是已经优化过的点击,自己在合适的时候切换成touch。
另外,无视jquery2+。

大家都知道的

在input外面加上label,或者通过label中的for属性指向input,可以通过点击label区域触发input的change或者focus。
针对radio和checkBox主要就是change事件。
那么触发input:radio和input:checkBox会有什么操作呢?
radio:如果已选中,不会有变化。如果未选中,那么在同一个name里面,选中该radio,原来选中的radio取消选中。
checkBox: 如果已选中,取消选中;如果未选中,改变为选中状态。

你可能不知道的

前提:
这里以jquery的语法描述。
不在html中直接操作checked属性,因为要做遍历。

先说radio:
我们要通过label间接改变一个radio组的状态可以用click事件,也可以用change事件
以$(this).find(“input:radio”).is(‘:checked’)来判断当前的子元素是不是选中状态。
以$(this).find(“input:radio”).get(0).checked = false;来取消选中状态(如果你默认一个都不选中有可能会用到这个)。
click与change的区别就是,不管你该元素的状态是否变化,click都会触发。
而change只有在你元素选中与否变化时才会触发。所以我认为change是优选。
而你想通过其他方式修改这组单选状态的时候,可以通过$(this).find(“input:radio”).eq(index).trigger(“click”)来实现,不能用change。

以上的操作在pc端是没问题的,但是在移动端,想用change操作input的属性是不可以的。
那checkBox呢:
从上面对radio和radio其实没有不同。
但在做特别样式的展示,并且要把丑陋的input隐藏时,要注意保持展示和看不到的input状态是一致的。
我开始用click测试的时候就发现展示状态改变正常,但是input可能没有变化~

总结一些用法

如何确定该选择项目是否被选中:
有人说我要用$(this).attr(“checked”)来查看当前状态,那在我上面说的这个方发现,这么判断永远是空…
用$(this).is(‘:checked’)可以达到判断是否选中。当然你愿意用class标记是否选中也可以。
change和click:
pc端用change提高效率,移动端用click。

综合实例说事

点击查看实例 >>
或者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