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同学毕业十年聚会总结

已经工作了的人,生存到现在应该都有相对难忘的时光,之所以难忘,可能是因为在一段时间里受到强烈的刺激,而过后却又无法再回到这段时间的状态。

大学对我算是一段难忘的时光,现在已经毕业十年了,在同学的提议下,我们决定纪念这个十年,组织一次同学聚会。

当年毕业的时候我是班长,所以组织和策划的工作就落到了我的身上,组织策划活动对我这个程序员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这个文章算是一个总结,提炼了以下我这次活动的规划、思路、所使用的工具和一些遇到的问题,有需要的同学可以自行食用。

提议聚会这件事,是在2018年的11月份。
一些仍然在长春生活的同学,可能是最近小聚了一下,提到了这件事就找到了我。
虽然性格上比较抗拒这件事,但是既然找到我了,我觉得我也算是有一定的责任做这个事,因此就答应了下来。
类似的经验不多,但工作十年了,做过的项目也不算少,应该可以将一些工作的场景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分析可行性

咱们开发做事情可不能拍完脑袋拍胸脯,还是得分析一下的。

是否有能力组织这个活动

冷静分析,量力而行。

  • 时间 
  • 因为启动的比较早,所以合理安排的话总是能挤出时间组织的。
  • 精力 
  • 还算年轻、还有激情、老婆乖巧、工作比较顺利,那么问题不大。
  • 能力 
  • 个人比较低调,不是很善于张罗的人,这里可能是个瓶颈。
  • 责任心算是个驱动力,硬着头皮应该也可以搞
  • 资源 
  • 人不在长春,所以筹备起来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 有同学在长春的学校工作,应该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综上,我觉得还是可以往下进行。

收集同学的参与意向

聚会之所以叫聚会,最低前提也是一群人聚在一起。

  • 先在微信群里询问大家意向,确定参与的人员。
  • 对所有回话的同学做记录,标识可以联系到的人。
  • 对没有在群里回话的同学,一一私聊,确认是可以联系到的,并加到群中。
  • 对没有办法直接联系到的,通过关系网想办法联系到,并加入到群中。

最终,我的班级在毕业的时候是37人,联系到了35人。

这里提到的关系网,主要用到了QQ微信人人网
另外,这种沟通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比如,其中一名同学执意不加群,说是确实什么群都不加,尊重其想法,单独联系。
而对于我,这个环节已经是很顺利了。

调研同学情况,确定聚会时间及细

谁、什么时间、在哪里、干什么。

人员基本确定后,就是确当时间。
比较简单的办法是设计一个投票,让大家投。
我这边是做了一个问卷,一次性确定时间和大家对细节的想法。

这里工具使用的是问卷网
我是从问卷星问卷网中选择出了问卷网,忘记当时为啥没用腾讯问卷了,可能是百度搜索不在前面,也可能是精神集中到问卷本身,而忘记细想腾讯问卷的事了,=。=

问卷问题

  • 姓名
  • 可参与的时间,多选
  • 你希望统一安排住宿么:是 否
  • 聚会的时间段:上去、下午、晚上
  • 希望聚会举办的形式:聚餐、联欢会+聚餐、其他
  • 座位分布的形式:自由就做、以寝室为单位、由主办人员随机分配
  • 你希望聚会资金的承担方式:AA制、我发财了,这次聚会我包了
  • 当年在学校最怀念的馆子:开放题
  • 聚会上想见到的老师:开放题
  • 如果可以你想在聚会上见到谁?(班级之外,学校之内):开放题
  • 关于出席同学聚会你有什么困难?(如果时间上选择不参与才会展示此题目):开放题
  • 关于这次聚会你有其他的想法和建议么?:开放题

对同学填写问卷积极性不高的这个情况,我早有了心里准备,所以我预期有60%的人填写了问卷的时候就形成结论,而这个60%的量,用了整整一个月,而这还是我每周提醒全群一次,同时一个个单独提醒一次才达到的,还是让我有点挠头的。

分析问卷结果

问卷问题很丰富,但是重点只有一个,时间。

虽然选择五一、十一的同学较多,但是大家反应节假日可能都不行,所以问卷这里的时间设定有些问题,但也从数据看出了倾向,于是我最终定在了5月25日星期六这个时间。

后来我总结大家在时间的安排上有着十分复杂的背景在后面,而且各不相同。
另外不选节假日,而且选择普通周末的人最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

后面的结论我就不贴图了,简单描述一下

  • 住宿:是 – 9 | 否 – 14
  • 聚会时间段:上午 – 2 | 下午 – 14 | 晚上 – 7
  • 聚会形式:仅聚餐 – 13 | 联欢会+聚餐 – 10
  • 座位分布:自由就坐 – 14 | 以寝室为单位 – 6 | 主办人员分配 – 3
  • 资金承担方式: 没人发财AA制

很多东西是我想多了,住宿、聚会形式、座位分布、老师、想见的人这些事情后面几乎就没有安排了。

从调查结果来看,已经超过半数人有意向参与聚会,那么十年聚会项目正式启动。

规划

人员跟踪

我在 语雀 上对班级人员列了一个名单,根据意向情况分为三类。

  • 参加
  • 可能参加
  • 不参加

并将名单放到 微信 群里公示。

这样做除了有条理,还想给可能参加的同学一定的心里压力,引导他们改变为参加。
而结果告诉我没产生实际效果。

后面根据这个名单,对人员,一个月一次的提醒,以免大家忘了这件事,在聚会当天安排别的事。

群聊天除了公告外,不能艾特所有人对我这种活动组织者还是有点蛋疼。

聚会一个月前,提醒大家请假,并再次确认可能参与的同学意向。

参与人数在接近聚会的时间呈收敛且稳定的状态,我会在半个月前根据这个状态,订制最终的活动方案。

虽然人员越少,组织的难度越小。
但是在临近活动的一个月,大家纷纷表示来不了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难受的,而最后从23人变成了12人。

事前筹备

在等待期间,没有对聚会的内容做直接的筹备,主要就是联系了在校工作的同学和导员,希望他们可以帮助操办。
而因为一些状况,在学校工作的同学退出,并且没有对聚会做任何工作。

有点措手不及,还好我在聚会前一周安排了探亲假,这样聚会的具体事项最终也要我来筹备了。

聚会前三天我先去学校踩点,安排以下事项:

  • 借教室:最好两间,一个放置行李和休息,一个给大家活动,一个也可以。
  • 安排领导见面,主要是以前的系主任
  • 通过院系管理人员联系任课老师,试探是否可以参加
  • 订饭店
  • 因为剩下的同学没有住宿要求,这方面我省心了

这里没想到的是,学校很热情,不但超额满足了以上的请求还为我们安排了其他活动

  • 参观校史馆
  • 见学校董事长(83岁)
  • 理工学院安排接待
  • 纪念品。

这行程一下就丰富了起来,就很开心。

订饭店的时候老板加了我的微信,然后我发现老板在朋友圈每天都发饭店的实况,对于我这种只是了解,但是还没有实际消费的有着不错的宣传效果,订金也是微信付。
对微信使用的开发还挺深的…

聚会

万事俱备

前一天

为了做到宾至如归,我询问了所有同学的行程,还有可以到学校的时间,以保证同学到学校有人接待。
在这个时候我还不知道学校要怎么接待我们,所以我第二天要第一个到学校,至少有我接待老同学。

聚会当天

  • 早上10点到学校,学院竟然安排了迎宾的小妹妹(00后),还有专门摄影的小妹妹,人还挺多,让我感觉回学校倍有面子……
  • 学院提供了两个教室:一个访客室,用来座谈聊天;一个我们上过课的教室,还画了欢迎我们的黑板报。
  • 同学陆续到达,学院给大家准备水和水果,还有签名册、签字海报。
  • 中午安排大家在学校食堂自行点餐,感受下学校生活。
  • 午休后闲聊到2点,跟学院接待的老师比较严肃的聊了一下,还用 NOW 做了直播。
  • 3点游览校园一角,大家看了以前住过的寝室。
  • 3点半大家看望之前的系主任,也是院长。
  • 4点半看望学校董事长
  • 5点观看校史馆
  • 5点半步行移至饭店

整个流程因为由学院的老师跟着,过程还是很顺利的。

聚餐

东北人对吃饭喝酒这种事很是有一套。
在东北聚餐离不开酒,不过现在好的是开车的同学不喝酒,也不会有人劝了,只劝他们喝雪碧可乐,这边喝多少酒,那边喝多少雪碧可乐。
喝了酒以后,大家的话匣子彻底是打开了,劝酒的劝酒,忆当年的忆当年,这里就不展开了。

这里本来也想直播,但是手机电力不足了,而且也怕这帮家伙说话不靠谱,再把我封号了。

正式的聚会餐吃完后,大家觉得意犹未尽,又去撸了个串,再之后就一一挥别,各回各的床了,而此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了。

聚会是AA制 付款使用了微信群付款,感觉还是很舒服的,付款卡里面会提醒谁没有交钱,一定程度上给人拖延付款带来了心理压力,让用户能更及时付款,让我在聚会后不到半天就收齐了款项。

收尾

做事情不能虎头蛇尾,虽然聚会结束了,还是要确认大家安全的。
随后几天,确认了大家各自安全回到了自己的生活,这次聚会才算是彻底结束。

总结

整理一下这次活动的过程,就如文中的大纲一样

  • 分析可行性
  • 是否有能力组织这个活动
  • 收集同学的参与意向
  • 调研同学情况,确定聚会时间及细节
  • 分析问卷结果
  • 规划
  • 人员跟踪
  • 事前筹备
  • 聚会
  • 前一天
  • 聚会当天
  • 聚餐
  • 收尾

得到的收获

  • 将项目的一些东西,运用到了这次活动中,让我在统筹上很顺手,没有遇到太多问题。
  • 没有半途而废。
  • 将一些统计学的知识和生活做了结合,这个有点上瘾。
  • 成就感。

做的不足的地方

  • 直播的计划不够充分,如果弄好直播,多和没参加的同学互动效果可能会更好。不过 NOW 还是比较方便的。
  • 对老师的邀请不够主动,本来是想周末的时间不想折腾老师,让老师以自愿的方式参与,但是事后感觉还是考虑的不够周到,可能会让老师觉得学生没有这份师生情谊,来了会尴尬才不会来。

用到的工具

  • 问卷:问卷星
  • 社交:微信(东北人微信全程语音,我很不习惯)
  • 直播:NOW直播
  • 文档:语雀
  • 付款:微信
  • AA制收款:微信

最后

同学多年后的聚会还是很有意义的,希望大家有机会也可以组织或参与这样的聚会,对比一下你还是不是从前的你,兄弟还是不是从前的兄弟,前女友还是不是从前的前女友(对出轨说不)。

PMP考试总结

惊心动魄的等待

19年3月份的国内pmp考试成绩让人等的心急,本来说1个月就下来了,结果5月末才下来。
一般来说也就是我这种对成绩不是很有信心的人才会这么焦虑。
不过结果是过了,2A2T1B,没太看懂分析,可能是侥幸考过。
考过了自然还是开心的,但因为从成绩来讲是侥幸,所以没啥好骄傲的,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这次没有半途而废。

错误的开始

几年前就花1000多人民币在51CTO上买了pmp的课程,那个时候还是第五版,当时觉得有网课比较自由,而且随时可以回看课程,就觉得问题不大。
然而帅不过几个小时,我就没再去看课程了,只是看了一遍第五版的书。
觉得不一定要考试,看书学知识就好了,最终放弃,没有再去考试。

重新再来

之前花钱没有考试,觉得自己有点蠢,正好18年又有人提起pmp考试的事情,我觉得可以再尝试一下。
这次觉得如果是线下的就更好了,可以强迫自己学习。
选择的机构情况是,大多数是线上课,而会有两次线下课程,最终我就又花了2000多人民币报了名。

犯了同样的错误

这次pmp的书已经到了第六版,工作还是比较忙的,而且刚换工作,为了给自己喘息的机会,我决定6个月后考试。
我在前三个强啃了1遍第六版的pmp的书,真的是太枯燥了,也看了几期视频课程,课程还不错,但是每个视频课程都是一整天的(将近7个小时)也比较难熬。
而三个月过后,第一次考试已经结束,我开始有点退缩了,心里告诉自己,知识学到了,不一定非要考试拿到证书,逐渐想要放弃。

改变状态

人很擅长在心理上把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心里一度陷入十分矛盾的局面。
一方面,这次考试本来一个目的就是挑战一次自己,不想半途而废。
一方面,事情确实太多,又怕考不过,本来就是想学到知识,很想放弃。
这个时候老婆强烈建议我,不管能不能考过,至少去考。
这我才定了心,在开考两个月前正式备考。

重头再来

因为之前看过几回书,自以为学到了知识,为了证明这点,我在备考之前,先去做了模拟题。
结果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学会。
此时,我恍然大悟,意识到了我之前的学习方式是错误的,自以为是,让我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先思考我的问题在哪里

  • 流水账看书,没有笔记,没有形成系统
  • 以完成任务的心态看书(没有兴趣),无法吸收内容
  • 没有跟踪做题,对知识点和考点没有归纳
  • 没有认真看视频,自学可能会走很大的弯路
  • 没有参与线下课程,没有同学对比

而后,我改变了策略。

  • 重读一边书,每章都会记录一下笔记,加深印象
  • 这个看书确实是完成任务,这个心态上没法改变,所以每章看完,会做对应的练习题吸收内容
  • 定期做模拟题,寻找考试的大框架
  • 认真看视频,这里因为时间问题,我还是没有看所有的视频,而是挑了分数多的知识点重点看,其他的内容略看
  • 这个机构最终也没有安排线下课程,也没有什么同学群(也可能是我不够积极),所以最终还是靠自己了

以前是抱着学习知识的心态去学习pmp,然而却什么都没学到,还自以为学到了什么。
如今按照考试的心态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反而觉得收获不少,明明看了两遍书,很多知识却好像是刚了解到,而且收获很大。
让我陷入了沉思。

修成正果

工作繁忙,学习紧张,时间就过得很快。
考试当天整个人还是很紧张的,这种紧张来自于对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而从另一方面我还是很开心的,因为我坚持到了考试。
后面学习的日子,越学越有心得,我暗暗下决心这次要是没过,后面我还是要继续去考。

考试一开始不太顺利,因为是双语试卷,前面的题都比较绕,导致我不太看得懂题目,一度有点懵,后面才慢慢找回状态。
十年不考试了,看着答题卡也是懵的,很有一种涂个流氓兔上去的冲动。

未来会更好

这次考试的过程远比结果意义深刻,可以说启发了我后面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

  • 对自己学习的知识要验证,而不要停留在自以为可以的状态
  • 拖延症的后面很容易变成半途而废,内心的锻炼很重要

当然,学习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心得和方法,但因人而异这里就不拓展了。